4. 齒輪的變位
使用齒輪時會有希望改變中心距或者對強度感到不安的時候。在這里, 我們將向您介紹改變齒形及齒厚的變位。
齒輪有標準齒輪和變位齒輪。
標準齒輪如圖 4.1 所示, 是擁有標準齒形的齒輪。
齒輪的變位簡單的說就是制作與標準齒輪齒厚不同的齒輪。
增加或減少漸開線齒輪的齒厚, 以達到改變齒輪強度或改變中心距離的目的。
圖 4.1 模數為1的齒條齒形
齒輪的齒數和齒形
齒條的齒形為直線, 而漸開線齒輪的齒形為曲線。
漸開線齒形曲線隨齒數多少而不同。齒數越多, 齒形曲線越趨近于直線。
圖 4.2 齒數不同時的齒形變化
隨齒數增加, 齒根的齒形變厚, 輪齒強度增加。
由上圖可以看到, 齒數為 10 的齒輪, 其輪齒的齒根處部分漸開線齒形被挖去, 發生根切現象。
圖 4.3 z10 × z200 的齒形比較
但是如果對齒數 z = 10 的齒輪采用正變位, 增大齒頂圓直徑, 增加輪齒的齒厚的話, 可以得到與齒數 z = 200 的齒輪同等程度的齒輪強度。
變位齒輪
圖 4.4 是齒數 z =10 的齒輪正變位切齒示意圖。切齒時, 刀具沿半徑方向的移動量 xm(mm) 稱為徑向變位量 ( 簡稱變位量 )。
xm = 變位量(mm)x = 變位系數
m = 模數(mm)
通過圖 4.5 可以清楚的看到, 通過變位(變位系數 x=+0.5)齒形變化, 輪齒的齒厚增加。外徑(齒頂圓直徑)也變大。
齒輪通過采取正變位, 可以避免根切 (Undercut) 的發生。
對齒輪實行變位還可以達到其他的目的。
圖 4.4 正變位直齒輪的展成
( α = 20°, z = 10, x = + 0.5 )
圖 4.5 與正變位齒形的比較
改變中心距
標準齒輪(無變位)的標準中心距為分度圓直徑和的一半。
齒輪通過變位可以改變中心距離。
正變位 → 中心距離變大
負變位 → 中心距離變小
圖 4.6 正變位齒輪的中心距
變位齒輪的特長及注意事項
不論是正變位或是負變位, 都對變位量有限制。
正變位齒輪
- 彎曲強度提高
因為齒根的厚度增加, 所以抗彎曲能力增強 - 嚙合率降低
因為中心距變大, 嚙合壓力角也隨之增大 - 有齒頂變尖的可能性
隨變位量增大, 齒頂的厚度逐漸變小
當超過一定界限后,齒頂變尖
圖 4.7 齒頂變尖
負變位齒輪
- 彎曲強度降低
因為齒根的齒厚變薄, 所以抗彎曲能力降低 - 嚙合率提高
因為中心距變小, 嚙合壓力角也隨之減小 - 有可能發生根切現象
隨變位量減少,齒根的齒厚逐漸變薄
當超過一定界限后,發生根切